<
y6h2小说网 > 都市小说 > 醉卧关山 > 醉卧关山 第129节
    灵前聒噪,置亡者于何地?

    谢琅哪会看不出?此刻他已赶来灵堂,面色冷寒。

    庐陵王妃还在哀求:“宫中追查的麝香谋害河间王后嗣一案,那肇事宫女,似乎叫朱红惜?庐陵王府对此女一无所知,不知为何被宫中的杨宝和攀咬。”

    “劳烦谢六娘子,向河间王求情,高抬贵手,放过庐陵王!”

    谢明裳忽地站起身,走去嫂嫂的黑漆棺木边坐下,肩头倚棺木,脸颊搭在冰凉棺木盖上。

    “好烦哪。”她和过世的嫂嫂喃喃低语:

    “扰亡者清静者该死。嫂嫂,灵前把她杀了,会不会吓到你?”

    她甫一起身,谢琅和顾沛两个便跟着动了,寸步不离地跟随身后,同时听了个清楚。顾沛追问:“娘子认真的?卑职真动手了?”谢琅沉声制止:“不可!”

    谢明裳听若未闻,从腰间解下不离身的银鞘弯刀,横放在膝头。

    谢琅再次阻止:“交给我处置。你嫂嫂不喜见血,她会害怕。”

    啊……谢明裳惋惜地把弯刀挂回后腰。

    庐陵王妃还在试图靠近,恳求声不绝。谢明裳从荷包里取出两枚香丸,堵进自己耳孔。

    她今日冒雨而来,就想和嫂嫂安安静静告个别。

    生者悼念亡者,在生与死的交界处短暂停留,倾吐怀念,不留遗憾,彼此珍重告别。

    从此,亡者去往永恒安眠之地,生者背负希望继续向前。

    这是十四岁的她,欠缺的一场悼念与告别。

    第83章 人活世上,当行快活事……

    谢夫人还是以家里留饭的名义,把谢明裳留下了。

    亲自下厨熬煮羹汤,强做镇定地和女儿说话。尾音时不时颤抖几下,却很快被掩饰过去。

    谢明裳坐在厨房里,在缭缭烟雾当中,仰头注视灶台边忙碌的母亲。

    这是一张憔悴又坚强的中年妇人的脸。

    这是她第二个母亲。刚强地把她护在身后,打算护一辈子的母亲。

    “明珠儿……”谢夫人的尾音又在细微发颤:“你为什么,不和娘说话了?”

    谢明裳留意到母亲微微颤抖的嘴唇,起身过去抱住她,像从前那样,撒娇地把下巴搁在母亲的肩膀。

    谢夫人紧绷的肩背倏然放松下去。

    她把长柄木勺搁去灶台,也像平日那般,动手把粘住自己的女儿从身上撕下来。

    “乱撒娇。好了,不想说话就不说,谁没个心情不好的时候呢。今天难得回来,喝碗热汤再走。”

    嫂嫂停灵期间,家中停鱼肉。热腾腾一瓮素汤端上桌时,谢琅也送客回返。

    谢夫人问起他如何应对的庐陵王妃。

    谢琅瞥了眼靠墙抱刀护卫的顾沛。

    并不隐瞒,也不刻意降低声线,直言不讳:“庐陵王妃慌不择路,儿子给王妃出个主意,她便走了。”

    庐陵王妃在灵前苦苦哀求,谢明裳一个字都不应,后来听得厌烦,直接起身避走。庐陵王妃匆忙要追。

    谢琅把人拦住,与她说:“庐陵王、河间王,嫌隙深重,求情无用。”

    庐陵王妃泪落如雨,险些瘫倒。谢琅却不声不响,将提前写好的纸条递与她看。

    纸条上写了两个姓氏。

    “相府:林;裕国公府,蓝。”

    “这两家与河间王府仇怨更深。”

    谢琅轻声给庐陵王妃指路:“求情无用,不如攀咬。宫里人无端攀咬庐陵王,庐陵王为何不索性去攀咬这两家?自认一时糊涂,从犯而已,另有主犯。”

    “咬死别家,自家好脱身。”

    庐陵王妃捏着纸条发愣。人也不求情了,急匆匆转身便走。

    “儿子给庐陵王妃出的主意,王妃觉得可行。送走王妃一行人,儿子便回来喝汤。”

    谢琅说罢,又瞥了眼身后的顾沛。顾沛从头到尾听得清楚,眼睛瞪得铜铃般老大。

    谢琅镇定自若地舀素汤。“对了,母亲,刚才小妹问起我一桩事。”

    谢夫人心不在焉地听着,给谢明裳添汤。

    自从女儿回家,她全幅注意力都在女儿身上了。

    谢琅边喝汤边道:“小妹问起我,明珠儿的小名从何而来。儿子告诉她,她年幼时似乎还有个小名,叫做珠珠。”

    谢夫人添汤的木勺猛地一抖。

    半勺汤水洒落桌上。

    谢琅迅速抓起细布,把汤水擦去了。

    自从听到“珠珠”两个字,谢夫人原本平静的面色大变,手腕细微抖个不住,几乎握不住木勺。

    “你……”谢夫人死死盯着儿子,哑声道:“你,告诉她了?”

    谢琅回身望向目瞪口呆、脖子都拽直了旁听的顾沛,平静道:“谢家私事,劳烦。”

    顾沛恍然急退出门外,替谢家人把门合拢。

    桌面上的汤水一滴滴地滴落青砖地,谢琅继续拿干布擦拭:

    “多年前的小名而已,为何不能说?母亲,儿子之前问过几次,小妹身上到底有什么事,叫母亲一直不愿说给儿子,隐瞒至今——”

    “我没什么可隐瞒的!”

    谢夫人骤然爆发了。

    当啷一声巨响,谢夫人摔了木勺,胸膛剧烈起伏,一巴掌拍在桌上:“你妹妹难得回家!就不能好好吃个饭!你闭嘴!”

    谢琅带几分震惊,注视母亲难得的失态,迅速起身告罪:“儿子不孝。母亲——”

    谢夫人眼角通红,起身欲走!

    始终安安静静喝汤的谢明裳放下碗,追上去抱住谢夫人的肩膀,把人拉回桌前。

    谢夫人闭目不言,任由女儿温暖的体温环拢自己,泪水渗出眼眶。

    良久,胸中憋闷的一口气终于吐出,谢夫人沙哑道:“明珠儿,你突然问起你的小名,你……都知道了?”

    “你今天踏进谢家就不肯说话。你……”谢夫人声线控制不住颤抖,“你心里,怨我们?”

    谢明裳连连摇头,四处寻纸笔。

    在谢琅的默然注视下,第一句写道:“珠珠是娘之亲女——”

    最后一笔尚未写完,谢夫人已捂住脸孔,踉跄起身。

    她果然都知晓了!她想起了从前,也想起谢家的隐瞒。她要再一次失去她的女儿了!

    不等谢夫人躲入内室,谢明裳再次追上前,把匆匆写下的第二句直戳在谢夫人面前:

    “我是娘第二个女儿,谢家明裳。

    养育之恩不敢忘。”

    谢夫人抓着字纸,浑身颤抖、似哭似笑。

    谢明裳过去一把抱住她,如寻常那般,把整张脸都撒娇地埋进母亲的肩膀,揽住母亲因为紧张恐惧而绷得僵硬的肩背。

    上马征战的巾帼英雄,面对箭雨枪林尚且毫无畏色,何时这般恐惧过!

    谢明裳轻柔地反复抚过母亲僵直的肩背。谢夫人心跳激烈,泪水泉涌而出。

    极度的紧张和恐惧如潮水般涌上谢夫人全身,片刻间,她竟然难以动弹。

    真相隐瞒了太久,遮蔽在黑雾中太久。

    相比于真相本身,隐瞒这个举动,反而无限放大了恐惧。

    多年之后,当隐瞒成为习惯,谢夫人最恐惧的,竟然已不是真相泄露,而是被女儿戳穿。

    其实说开了,也没什么好恐惧的,真相本身并不令人恐惧。

    谢明裳张开双臂拥抱母亲,感受这份潮水般席卷而来的莫名恐惧,又如落潮般缓缓退去。

    她抬起头,冲默然站立桌边的阿兄谢琅微微地笑。

    终于说开了。

    母亲从此不必再担惊受怕“被戳穿”这件事了。

    真好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车马回返河间王府的中途,顾沛压低嗓音训话:“行了,你们都别瞎操心,我听见娘子说话了。”

    “没跟任何活人说一个字,哪怕谢夫人和谢大郎君也没能让娘子开口,嘿,她只跟谢家过世的少夫人说话。”

    “总之,不是开不了口,是不想开口。人没毛病。你们都小声点,别嘀咕娘子,叫她听见了反倒担忧。”

    旁边有个亲兵嘀咕:“顾队副,你自己的嗓门降一降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谢明裳坐在车里听得清楚,抿嘴无声地闷笑。

    思绪却很快又飘散出去。

    黑暗里的庞然大物依旧蹲在原处,她如今一闭眼,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它了。

    那是记忆最混乱破碎的深处。昨夜,她短暂地碰触到它,它在她面前展示了狰狞。

    她凝视它,同时也被它凝视。难以承担的痛苦令她昨夜失去控制,人几乎发了疯。

    所以她从它身侧绕开了。